三同专题:难忘的三同
发布日期:2015-11-06
为期5天的“三同”党性教育实践活动,我们深入鹿寨县中渡镇大兆村,以田间地头和农民家庭为学习阵地,是一次弥足珍贵的实践锻炼机会,是一次理想信念的深刻教育,更是一次思想灵魂的洗礼,感触至深,难以忘怀。
一、几点收获
这次“三同”活动,自己思想重视、严格要求,能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开动脑子,真正融入农家生活和劳动。一是真诚建立情感。按活动要求,我入驻村民覃万良家,淳朴善良的住户家热情、体贴、关心,对我如同亲人。从一开始我也把入住覃家当回家一样,用农家筷、吃农家饭、睡农家床,坚持按他们的生活作息用水、用电、吃饭、劳作。我们融在一起,打成一片。虽相处短暂,但情深意长。二是真心劳动锻炼。住户覃万良是养羊专业户,共养羊100多只,种植料草4亩。我们主要的劳动任务清除料草种植地里的野草、砍割料草喂羊。烈日炎炎,蚊虫叮咬,脸晒黑了,身起包了,手磨破了,我们全然不顾,扑下身子,挥汗如雨,真心实意接受劳动锻炼,5天共清理杂草近2亩,砍割喂羊料草3000多斤。三是真情调查建议。我们走村屯院落、农户家庭、田间地头,走访座谈、实地察看,多渠道、多方位、多角度了解村情民意。共计走访群众20多人次,参加座谈会、经验交流会2次,对了解掌握的情况认真分析梳理,结合村情、当地资源以及自己的思考,提出了一些村组发展、脱贫对策和致富措施的意见建议。
二、几点感受
这次“三同”活动,主题鲜明、内容具体、形式丰富,感受至深。我深切感到:
一、严肃务实的“三同”活动,是加强党性锻炼的有效抓手。我们都曾经历许多形式的党性锻炼活动,但并不一定取得了好的效果,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的具体行动,教育过程许多环节都是在会议室里、办公室里、文件里、书本里完成的,纸上得来自然浅。 这次“三同”实践活动,以田间地头和贫困农民家庭为阵地,把理想信念、党性修养、思想作风与农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劳动联系了起来,与农民群众的冷暖诉求联系了起来,与农村经济发展联系了起来,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联系了起来,是具体的、生动的、言行一致的,从而实现了打磨心志,锻炼党性的真正目的。
二、真情实意的“三同”活动,是了解民意的重要途径。5天来,我所到之处,都感受到村民的热情、真诚与渴望,只要我们带着真情实意,敢于与群众“零距离”接触,勇于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善于与群众“心连心”解困,他们都很乐意倾吐心声,从家庭事到村里事,从生活到生产,从现在到将来,无所不谈。思路源于基层,活力来于一线,只有在感情上贴近群众,思想上尊重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才能了解他们的内心思想;也只有深入农村、走近群众,在田间地头、在农家小院、在农民餐桌上和群众贴心交心,打成一片,才能真正打开群众的心扉,了解群众的所想、所需、所盼,才能使我们能真实地掌握基层的第一手材料,帮助我们理清工作思想,明确工作的重心和着力点,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
三、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作风,是做好为民服务的坚实基础。在与大兆村村委会主任交谈中了解到,村委会既要对上对下、对里对外,方方面面,事无巨细,几名村干部承担着服务全村3337人的重任,任务艰巨。我深切体会到了农村工作的辛苦,也感受到走群众路线为民工作之重要。反思我们有些人,只局限于书本和理论,而忽视深入群众、向群众学习,习惯于凭自己的阅历和经验出主意、想办法,没有根据形势的变化去开展缜密的调查研究,没有深入地听取群众的意见,集中群众的智慧,纸上谈兵,闭门造车,根基肤浅。通过“三同”活动,我深切感到,只有坚持群众路线,“扑下身子”、“放下架子”,用真心、办实事,才能不断提高我们为民服务的工作能力。
“三同”实践活动结束了,中渡镇大兆村的父老乡亲、山山水水终身难忘,这次紧密联系群众、深刻的党性教育、自我反思提高的机会终身难忘。希望党校能把这项活动作为一项教学制度长久坚持下去,让更多青年干部有更多的学习机会到广阔的农村天地锤炼成长。我将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树立宗旨意识,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坚持群众路线,提高能力素质,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做更好更强的自己。
(第 26期中青班 吴沛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