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同专题:为了农村明天更加美好的生活
发布日期:2015-11-06
“三同”之时,我与不同的几个家庭的大人们聊天,着重了解当前农村学生上学的有关问题,得知大兆村的年轻人基本上都已经外出打工,且不少还只是初中毕业就出去了。有小孩子的就留在家中由老人家接送上学,我所在的家就有着典型的代表性,黄献合夫妻,已年近六十,三个子女都在外打工。儿子成婚后与媳妇一直在广东入厂打工,留下一个三岁多的女儿在家中。大桥屯人多地少,黄献合家目前只有两亩的水田,再也没有其他土地,两个老人一年四季就只耕种在这“一亩三分地” 里,自产的水稻已够全家一年的口粮,其他生活费用完全由三个子女在外打工的收入来维持。自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两位老人的主要任务就是接送孙女到几公里外的镇上幼儿园,他们把一家人的心愿都寄托在三岁多的孙女身上。
每天早上7:00至8:00,下午4:30至5:30,大兆村的水泥路上,不断地出现电动车、摩托车,车上都搭乘着小孩子,这是大人在接送读书的学生上学、回家。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小学六年级毕业,每天两个来回,天天接,月月送,风雨无阻。这里没有校车,也没有公交车,但大人们为了小孩子到镇里上学求知,必须如此,接送上学——背负着小孩子的明天,寄托着大人们的期望!
我又与一个刚才广东打工回家来约半个月时间的梁姓妇女聊着,她有两个小孩,大的十六岁,现在在县里的初中读初三,小的在镇里的小学上学,这两个孩子上小学就一直由爷爷接送,他们夫妻也长年在外打工,很少得与小孩子在一起,说着说着,她直想流泪,不是她们不想在家,只是家中没有多少的事来做,只能外出打工挣钱,她担心大的孩子如村里大多数的小孩一样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了。我对她说,不论如何,你们都要让小孩子多读书,不要急着出去打工,一定要让小孩子读高中,甚至上大学。即使不得上大学,也可以让她上职高多学技术。有了知识,有了技术小孩的人生会有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她说这完全同意,只是到时小孩子初中毕业了,村上同年龄的人都去打工挣钱了,对她还要继续读书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是现今农村小孩子上学读书的现实。
知识改变命运!农村教育任重而道远。只要有如黄献合夫妻这样的农村老人还在坚持接送小孩子上学,只要还有姓梁的父母还在坚持送小孩上高中,读大学,广大农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接送孩子上学——背负着小孩子的明天,更关系着广大农村的福祉!
(第26期中青班邓柳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