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教研纵横

把握好民生建设四原则

发布日期:2017-04-24 来源:柳州日报     作者:zy

  

转载自《柳州日报》(2016513日)

作者:耿静红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一环,也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根本。当前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把握好民生建设的几个基本原则。 

一、以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可以说,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赖以存在的自然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众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保护生态环境既是我国民众的民生诉求之一,也逐渐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因素之一。 

从社会发展的整体来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的事业。 

习近平同志提到,“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发展不能竭泽而渔,断送了子孙的后路”。建设生态文明,关系着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二、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基础和后盾 

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解决民生问题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生产力的发展。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民生需求的实际满足程度是以一定社会条件下的生产力状况为基础的。 

民生建设应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基础和后盾:第一,生产力的发展可以满足民众的物质生活需求,保障民众的基本需要;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可以满足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创造其所需的身体 、时间 、物质条件等。因此,没有生产力的发展就没有民众需求的满足,也就没有民生建设的发展。 

三、以消除贫困与缩小发展差距为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民生的改善。民生需要中最基本的是生存需要,而我们的民生建设尤其要以消除贫困与缩小发展差距为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消除贫困 、改善民生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减贫是民生‘短板’的难点问题”。 

贫困产生的原因有多方面,马克思认为,“被剥夺了劳动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劳动能力是绝对贫困本身”。劳动资料与生活资料的缺乏是贫困产生的客观的外在条件,主要包括自然条件因素以及进行生产与生活的各项基础设施的落后。 

消除贫困的同时还要逐步缩小区域之间 、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由于我国各个地区 、各个民族自然条件 、历史条件的差异,导致区域之间 、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只有缩小发展的差距,实现各民族 、各地区民众的平等参与 、平等发展才能共享民生发展的成果。 

四、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为支撑 

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是马克思的最终理想和追求目标,也是民生实现的终极目标。 

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需要两个条件:一是个人综合能力的提升,即个人条件;二是要为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所需的社会条件。马克思 、恩格斯认为,人在生存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改善生活条件 、提高生活质量的“奢侈”需要便成为必要需要,而这种“奢侈”需要就要求我们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为支撑。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在于保障每个人的机会平等。一是发展机会的平等,尤其是弱势群体。马克思曾提到,国家应当设立社会保障基金,以救济那些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缩小按劳分配原则造成的贫富差距,使不平等尽量相对公平。二是共享机会的平等。由于地区发展与自身发展能力差异的客观存在,导致民众所享受到的民生建设成果的不同,这就需要通过社会保障制度为每个人提供平等的享有机会,促进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作者系我校基础理论教研室教师)  

  

  

  


相关附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