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柳苑悦读>>市情研究

《柳州日报》:推进文化建设的三个维度

发布日期:2021-09-16 来源:市情研究室


□张宁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建设是增强文化自信,增强中国人的骨气、底气,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重要举措。中国共产党经过百年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和较为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对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党的百年历史,也是党的百年文化建设史。新时代形势下文化建设应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人民立场和艺术价值三个维度。

首先,文化建设要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一是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守好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阵地,把握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稳固党的执政根基。二是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用共同的思想道德与价值取向整合社会意识,齐民意,谋复兴。同时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治理功能,加快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三是要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着力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与基础设施建设事业。

文化建设应把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内容,积极宣传中华优秀文化和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求得民族独立自强、人民解放幸福的光辉历史。古人云:“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都是和平的使者,推行睦邻友好的对外政策,展现文明和谐的大国形象。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一直追求和传承的理念,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王称霸的基因。”这充分说明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靠的不是穷兵黩武、对外扩张,靠的是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与吸引力。随着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我国要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

其次,文化建设要坚持人民立场。毛泽东同志在《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中提出:“我们的文化是人民的文化,文化工作者必须有为人民服务的高度的热忱,必须联系群众,而不要脱离群众。”文化艺术创作要根植于人民的生产与生活,坚持群众的观点才能被民众所理解、接受,才能满足民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优秀的文艺作品通常都源于生活,反映时代要求与人民心声,借助精湛的艺术表现形式彰显着深厚的人民情怀。文化建设要继续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基本方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坚持社会效益,坚持以人为本,培养专业人才队伍,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最后,文化建设要坚持正确的艺术价值观。当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文化建设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催生了许多新的文化类型和艺术形态,极大推进了文化繁荣发展。但是,其中不乏扭曲事实、哗众取宠、低级趣味、炫富摆阔等文化现象和不良风气,对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对此,必须坚决抵制低俗、负能量的文化信息传播,积极引导正能量文化发展,利用传统节庆、重大群体聚会等活动载体,传播主流价值,培育文明新风尚。通过加强文化信息传播的规范化、法制化建设,推动文化建设健康良性发展。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文化建设被赋予“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要以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站稳人民立场、树立正确的艺术价值观为基础,不断推进文化建设,提升文化影响力,展大国形象,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话语权”,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让古老的中华优秀文化发挥更大的建设性作用。

(作者系柳州市委党校教师)


相关附件:

相关文档: